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凭着爱花费宝贵时间精力带来翻译作品的同人译者

但是。学生型翻译不可取。
请忘掉词典。不要搞那种看着译句就能直接脑补出原句的“踩考点”型翻译。
不要把所有“look”都翻译成“你看”“看”。
不要把所有“honey”都翻译成“蜜糖”。

想想最初的词典是怎么编出来的。当你指着一匹马,中国人说“马”,英国人说“horse”,词典就记下来:horse:马。
两个词在同一种语境中表达相似的意思,这才是他们的联系。
当一个英国人说“Look, I didn't mean it.”的时候,这里的look表达的是一种提示,一种辩解,可能还有一点内疚。
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说?
“你听我说……”
“呃,其实……”
“那啥……”(这是个东北银)
可能还有更好的,但都比“你看”要好。

有时是没法对应的。
比如“honey”做爱称的例子。在“亲爱的”“甜心”“宝贝”出现之前,可能是“卿卿”“杀千刀的”一类,不是太古,就是太粗。
“亲爱的”这几个词是从前专门造的,而用到现在已经成了通俗易懂的词。就不要再新造一个“蜜糖”了。不要非得看见“sweetheart”才翻成“甜心”。

还有到现在都没对应上的。
比如“我的妈呀”,是个人都知道翻译成OMG(而不是Oh my mother)
有没有人想过翻成日语怎么翻?
别想了。日语没有对应的。
有时干脆直接用“OMG”,有时直接省略,用感叹拟声词。

先前微博上流行一段子。说看到“原来如此”首先想到“so de su ne”“na ru ho do”,而不知道英文怎么翻。
X江英语的官博出来说翻译成So it is.
筒子们朋友们,看了这么多英美剧,你们看到有人这么说么?
其实不必翻,因为英语没有对应的表达。
当美国人明白了解的时候,他们可能说,Hmm,Oh,Wow,OK,或者什么都没有,直接一个点头一个表情。

其实以上说的,都不算是影响阅读的。毕竟看欧美同人的读者,可能也有一定英语基础,愣一愣也就反应过来的。
真正杀文的是长句。
带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长句。
不看上三四遍你都不知道它在说什么,直接看原文还更好理解。
请记住如果你翻译的不是论文,那么准确度就排第二。
排第一的是通顺度。
不要把长长的从句按着原文顺序直接翻译出来;如果感觉读者看着会费力,请务必适当拆分,调整语序。请记住汉语不常用从句。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所以你有权移句,有权拆句,有权并句,有权造句,有权删句。
翻完之后,抛开原文通读一遍,把理解吃力的地方,不看原文,纯照自己的想法改好。不要怕改得偏离原句。只要你吃透了前后文的逻辑关系,是很难偏离的。

所谓译者,其实是写手。

(呃趁兴打了这篇东西,回头看看,想补充一下。
其实我这篇东西,一点也不高明(就像我的水平一样)。
只是,英语不错但刚开始进行翻译的姑娘,很容易变得太过小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反而禁锢了自己。
这算一个自然过程吧。
它就是一层窗户纸,即便今天别人不捅破,只要有心,自己也迟早能悟到。
我就是看着心急火燎,忍不住伸一手指头(。)
再高深一点的翻译领悟我也没有了(摊手))

再补充一下,关于评论里一位姑娘提出准确应高于通顺的说法。我理解她的意思。
其实“信达雅”三字就说得非常对了,很明显信应当排在第一位。我的看法其实和姑娘一样。
不过,(仅限)本文的定义里,“准确”和“信”是有微妙差别的。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美国某强奸案审理过程中,一个律师说这名受害女生是“wrong place in a wrong time.”
媒体翻译成“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多简单啊,连机器都可以翻译,每个词都照着词典来,十分准确,而且还很通顺,没毛病。
于是,大家很快想到了被害者有错逻辑,纷纷对这位律师口诛笔伐,对灯塔表示失望,对平权的艰难表示苦闷。
但是!常看美剧特别是罪案剧的人就会知道,wrong time wrong place其实是个固定用法。详细解释就是“犯人对谁都可能下手,而被害人只不过运气不好刚好撞见了ta”。
实际上,把wrong翻译成“错误”并不算错。因为“错误”在汉语里并不一定指主观过失,也可以指客观上带来糟糕后果。
但是,这一翻译能充分传达原意了吗?
显然没有。
那么该怎么翻译呢?
没有最佳翻译,思路其实很多。
比如,在比较正式、发挥余地小的场合(法学案例、文献之类),简单地翻译成“只不过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就好。这类文章的读者不容易误解。
如果是影视剧台词,角色当时处于比较随意的状态,就可以翻成“在倒霉时候去了倒霉地方”。
像这个例子中这种情况,不能轻浮,但又没有那么正式,又面向大众,可以考虑译成“只不过在那个时间出现在那个地方”。
可以看到,以上三种思路,或者增加了原文不存在的词,或者减少了原文存在的词,或者根本没按词典翻译,但它们都是“信”的。
毕竟“信”,是“不违背原义”的意思。帮原文把隐含但没说出的意思说出来,在解释清楚的前提下省掉在新语境中容易误解的部分,这也是“信”。而不需要像考试一样,一个词一个词抠采分点。
而刚开始翻译的新手,心中最是忐忑,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抠采分点。

04 Sep 2016
 
评论(26)
 
热度(895)
  1. 共1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莫莫见见云片 | Powered by LOFTER